您的位置 >>首页>人文历史>遗址调查>其他遗址
|
香山碧云寺孙中山纪念堂
|
【作者】 2012-07-27
|
![]() 香山碧云寺孙中山纪念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19日灵榇停放在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社会各界隆重公祭后,于4月2日灵榇移至香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石券门内暂厝。1929年5月,南京中山陵落成。5月22日,宋庆龄及亲属、医、卫,在这里为中山先生敛服,复大敛于待奉移之铜棺,将更换出的中山先生的衣帽,放回原敛之楠木棺中,封入金刚宝座塔石塔内。在碧云寺普明妙觉殿(现纪念堂)设灵堂,举行了庄重的灵榇奉移典礼。5月26日移灵南下,6月1日,中山先生的遗体于南京中山陵奉安礼成。为纪念中山先生遗体暂厝之地,时“国民政府”在普明妙觉殿立“总理纪念堂”,在金刚宝座塔石券门石塔立“总理衣冠冢”。金刚宝座塔等曾于1937年6月至1938年10月间重修。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重修碧云寺后复命名为“孙中山纪念堂”(宋庆龄题写)和“孙中山先生衣冠冢”,以为后人瞻仰。 在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前,立有孙中山兵工政策纪念碑,为1929年3月,孙中山先生灵柩移往南京时,方振武将军率军义务修筑道路,立碑纪念。此碑原立于颐和园东门外牌楼北侧,1983年移至碧云寺。碑呈六面棱柱体,汉白玉质,高约3米,正面浮雕孙中山先生头像,碑文为孙中山先生发表的第一、第二兵工宣言内容。 1977年10月1日,孙中山纪念堂正式对游人开放。纪念堂内正中安放着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暨全国各地中山业余学校敬献的中山先生汉白玉全身塑像,左右墙壁上镶嵌着用汉白玉雕刻的的《孙中山致苏联遗书》,正厅北面陈列着1925年3月30日苏联人民赠送的玻璃盖钢棺,堂内还陈列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墨、遗著。 正厅两侧的中山先生纪念堂展览室集中反映了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为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山先生的生平、生活暨革命业绩提供了珍贵、丰富的教材。
|
版权所有(C) 北京市海淀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长春桥路17号
电话:010-82510457、010-82510071 邮编:100089 邮箱:hdshizhiban@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科锐博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