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当前信息
|
海淀区史志办召开第三轮修志试点工作京外调研座谈会
|
【作者】 曹沛函 2025-09-26
|
为系统总结京外调研经验,扎实推进调研成果转化,9月25日,区史志办组织召开第三轮修志试点工作京外调研座谈会。区史志办主任马龙虎主持会议,参与本次京外调研的主编、编辑结合调研所见所感深入研讨交流。
![]() 会上,区史志办副主任赵习杰结合本次苏沪调研实际情况,作《北京市海淀区第三轮志书编修试点工作京外调研报告》,全面梳理调研收获与经验启示。
报告以南京市、常州市及上海市奉贤区、青浦区等地区为样本,从“工作机制、修志模式、特色篇目、资料收集、质量把控、成果传播”6大维度,系统提炼第三轮修志先进实践,并结合海淀修志实际提出5项工作启示: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系统推进机制。建立“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史志办统筹、承编单位协同”的组织体系,实行“月度调度、季度通报、年度考核”制度。二是借鉴多元队伍建设模式,强化政策与经费保障。扩充区级专家库,编纂队伍推行“专职+兼职+专家”模式。三是创新篇目设置,彰显海淀核心特质。在现有框架基础上,突出“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双主线。四是构建系统收集机制,强化跨部门协同与规范管理。尝试搭建“海淀区修志资料共享平台”,同步建立“资料卡片—长编—初稿”三级审核机制。五是深化成果转化,扩大方志文化影响。出版海淀地情简本、中关村口述史等普及读物,依托官方网站开设“志说海淀”专栏。
参与调研的编辑结合海淀区在经费保障、人才储备、前期工作基础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对照苏沪两地三区的先进经验,就精品申报、资料收集、方志馆建设、人员培训等现存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三轮修志编辑部主编周来升强调,要以全国试点为契机,将调研经验转化为实际行动,重点抓好资料征集规范、经费模式优化、精品志书申报三大任务,充分发挥区委区政府重视、人才队伍雄厚的优势,齐心协力推进三轮修志工作,力争打造出彰显海淀特色的“精品佳志”,为北京市修志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海淀经验”。
马龙虎主任对调研进行总结并部署下一步工作。他指出,史志工作肩负“存史、资政、育人”使命,需坚守“求真、求实、求准”根本要求,本次调研既学习了先进经验、拓宽了视野,也彰显了史志工作博采众长的特点与经世致用的价值。下一步,将继续遵循“开门办志”的思路,拓展调研半径,汇聚众智以夯实史志资料基础;同时,聚焦年鉴编纂系统的优化升级,将其应用于第三轮修志全过程,探索人工智能落地场景,展现海淀高新技术研发高地的优势,以科技赋能提升修志效率,实现“修精品志书、传千秋文脉”目标。
|
版权所有(C) 北京市海淀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京ICP备05083640号
地址: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1号
电话:综合办公室01088487032、党史研究室01088487038、区志编研室01088487046 邮编:100195
邮箱:hdshizhib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