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当前信息
|
弘扬抗战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海淀区史志办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
|
【作者】 马坤 2025-09-17
|
2025年,海淀区史志办立足党史地方志研究、宣传、教育职能,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开展品牌建设、展览展示、主题活动、新媒体宣传、基层宣讲等系列活动,通过史志成果转化助力红色基因传承,为文化强区建设注入历史底蕴与精神动力。
一、培育党建品牌,淬炼“党建+抗战史”工作亮点
挖掘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中的抗战史迹和人物故事,总结凝练形成“古道红驿”党建品牌。妙峰山古香道中北道遗址位于苏家坨镇阳台山,属区级文物,是古香道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通过汇聚海淀区机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文史智库力量,共同推进妙峰山古香道文化跨学科研究和多领域融合创新实践。一方面利用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研究方法,认真研讨中北道遗址蕴含的以民间信仰为依托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掌握海淀民众世界观和生活情状得以形成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结合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等领域,详细阐释抗日战争时期中北道及相关点位作为平西地下交通线组成部分发挥的重要作用,注重彰显其以革命精神为特点的红色文化价值。由此,逐步酝酿形成“古道红驿”党建品牌,展现海淀历史地情文化研究的特色亮点,表达弘扬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深刻理念。依托“史墨志韵”海淀史志文化宣讲团,面向社会各界开展抗战文史宣讲活动,推出《海淀革命史》《海淀抗战史》《海淀青年运动史》等精品课程,累计服务海淀区乃至北京市各单位、各级党组织100余家。
二、推出特色展览,打造展厅里的抗战史课堂
在区政府阳光大厅举办“海淀红色血脉:平西地下交通线主题展”,再现中国共产党在平西隐蔽战线的英勇斗争,重点讲述全面抗战爆发后地下交通工作者利用交通线传递信息情报、向根据地运输军事物资、输送大批青年学生和革命知识分子的感人故事,专题展示林迈可运送紧缺物资、贝熙叶开辟自行车“驼峰航线”的重要史实。在西山、中关村鼎好大厦举办“永恒的铭记:海淀抗战历史主题展”巡展,全面展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海淀开展救亡运动、地下斗争与武装反抗的历史事实,集中体现海淀军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与区委办(区档案局)、区档案馆等单位在区政府阳光大厅、上地办公中心等地举办“让历史说话 用史实发言——档案里的海淀抗战”主题巡展,带领观众在馆藏抗战档案、一手史料里找寻海淀印迹,以达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的育人作用。自各项抗战史展览开办以来,结合“海淀人讲海淀事儿”专题活动,吸纳企业职工、律师、教师、学生等史志爱好者群体加入讲解队伍,共接待北京市和海淀区机关、科研院所、学校、医院、企业、社区等党组织3000余人参观。
三、开展主题活动,联合多方致敬援华抗战力量
联合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海淀区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天津市和平区委党校(党史研究室)、保定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举办致敬国际力量——京津冀国际反法西斯走廊纪念活动,通过京津冀国际友人援华抗战历史论坛、“国际友人在中国:跨越时空的友谊丰碑主题展”发布,从不同维度为国际和平教育提供“京津冀方案”。与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联合举办“光影铭记:抗战皮影艺术作品展”,结合抗战主题皮影展示、VCR、沉浸式体验等环节,以可触摸的文化形式呈现“小皮影”中的“大历史”,特别展演《贝熙叶在西山》《林迈可小道》等致敬国际援华抗战力量的皮影戏作品。活动共吸引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等国家的60余位国际友人参加。
四、强化新媒体宣传,筑牢抗战史网络舆论阵地
在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今日头条官方号“史志北京”发布《樱桃沟:保卫华北的抗日怒潮》《黑山扈:轻武器击落日军飞机奇迹》等原创海淀抗战皮影戏系列短视频,以“非遗+抗战”形式重现海淀抗日斗争历史中的重点人物和事件。与海淀融媒在“北京海淀”微信公众平台联合推出五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重走自行车“驼峰航线”》系列报道,通过深入研究还原贝熙叶自行车“驼峰航线”40余公里路线及对应节点,组织一批热爱史志文化的骑友开展骑行重访活动,同时深度采访相关人物挖掘中国共产党团结贝熙叶等国际友人支援抗战的史实。推出《镇“淀”之宝——海淀抗战印迹特别篇》专题片,以“历史足迹·精神图谱”为叙事主线,循迹一二九运动纪念亭、熊希龄墓、黑山扈战斗纪念园、佟麟阁墓等纪念设施,重现十四年抗战中海淀大地的烽火记忆。与保定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摄制百集冀中平原抗战影像纪录片《留给后世的故事》,增强京津冀协同开展新媒体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五、深入基层宣讲,促进抗战历史文化广泛传播
联合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公室面向全区部分街镇建立史志北京阅读空间,共计捐赠《全民族抗战起点》《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北平沦陷区的抗日斗争》《北平抗日斗争遗址遗迹纪念设施》《中国共产党北京市海淀区历史(1922—2012)》《北京市海淀区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等图书1000余册。积极推广曙光地区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功经验,结合史志“七进”“双联系”“双报到”等工作,推出《永恒的铭记:海淀抗战历史图录》、“两道一线”文创宣传品,深入中关村科学城四季科创中心、航空发动机集团、空军指挥学院、北京怡德医院、世纪城邮局、世纪华天酒店、人大附中第二分校、上河村社区、火三社区、时雨园社区等地进行宣传推广服务,号召各行各业文史爱好者积极参与,共同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下一步,海淀区史志办将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历史坐标,充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社会功能,持续推进党史地方志各项业务创新发展。在史料征集层面,着力构建“档案馆+数据库+专家智库+民间收藏”四维征集体系,重点围绕海淀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挖掘各类专题史料,实现历史碎片的系统化整合与深度解读;在史志资政层面,培育“项目化管理、专业化支撑、协同化推进”的史志资政工作机制,聚焦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瞄准科技、人才、经济、教育等重点领域开展靶向研究;在宣教育人层面,将史志编纂、资政研究和成果转化等工作视角对准群众关切,多出接地气、聚人气、增底气的精品佳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读史用志新需求;在传播效能层面,坚持开门办党史、开门做方志,以传播思维搭建短视频平台合作矩阵,以基层思维讲好史志文化故事,以品牌思维塑造海淀文化形象。通过深化史志研究成果的当代价值转化,彰显城市人文精神,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贡献智慧。 |
版权所有(C) 北京市海淀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京ICP备05083640号
地址: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1号
电话:综合办公室01088487032、党史研究室01088487038、区志编研室01088487046 邮编:100195
邮箱:hdshizhib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