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海淀区史志办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召开中关村口述史项目访谈提纲(第一批)专家评审会,旨在凝聚专家经验智慧,更好地把握访谈方向、挖掘访谈内容。

此次评审会邀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左玉河,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创新工程首席专家、教授高宏存,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金大陆,中国人民大学党史党建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特聘教授辛逸,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副会长杨祥银,深圳大学改革开放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研究员杜磊,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周来升,原中关村管委会研究室主任赵慕兰,时代集团总裁王小兰,原中关村管委会史志办公室主任王锦,海淀区委党校教授、海淀区情研究中心主任李家洲等10余位学界、业界、企业三方领域的专家,对第一批受访者贾春旺、邵干坤、段柄仁、沈仁道、朱善璐、周来升、赵慕兰、王殿儒、王小兰、戴焕忠等10人访谈提纲进行评审。
与会专家围绕“做好中关村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主题,从中关村发展史以及党史、科技史、经济史、口述史研究等不同层面提出评审意见。一是要秉持科技史、当代中国发展史、创新文化史三重视野,既注重技术迭代与产业变迁的微观叙事,又观照制度创新与文化积淀的宏观脉络,打造具有历史纵深感、新时代特点与全球影响力的中关村口述史成果。二是要通过多维度、多层次深度访谈,挖掘受访者个体记忆与行业切片,还原中关村科技变革中的关键场景与决策瞬间,通过具象化场景描写、情感化表达,让口述历史既能“走出档案柜”,又能“走进读者内心”,成为兼具学术价值与公众影响力的鲜活文本。三是要聚焦中关村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颠覆性创新、制度性突破等核心亮点,以点带面凸显其在科技体制改革、民营经济崛起、全球创新网络构建中的独特价值。四是要深入总结访谈素材中的情感共鸣点与历史启示性,以图书、展览、专题片、短视频等载体实现“破圈”传播,同时强化与主流媒体、学术平台的合作,策划专题报道、学术研讨与全国性传播,让中关村故事成为诠释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创业精神与全球科技治理的生动案例。五是要严格遵循口述历史研究规范,从访谈设计、访谈执行、成果整理到推广宣传全流程贯彻学术严谨性和传播规范性,例如,实施交叉验证机制,通过文献比对、多源访谈核验信息真实性;建立伦理审查与版权保护制度,保障受访者权益与资料合法使用等。

下一步,海淀区史志办将认真领会吸收专家评审意见,切实将专家智慧转化为项目提质增效的实际成果,力争把中关村口述史项目打造成为记录改革开放历程、诠释海淀创新精神的示范性文化工程,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贡献资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