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党史研究>党史专题
|
展“一五”鸿图筑海淀基业
|
【作者】 2012-07-25
|
展“一五”鸿图筑海淀基业
“一五”时期的历史任务,就是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逐步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富强的工业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和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根据历史任务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而制定和提出的。当时各级人民政府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与此同时,“一五”时期存在着落后的农业国同工业化的矛盾,存在着以私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同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矛盾。这就是“一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海淀区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宣传与贯彻执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学习与宣传总路线的全区总动员 1953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巾央公布了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根据中央精神和中共北京市委的统一部署,中共海淀区委结合本区的实际,开始在全区广泛地宣传和认真地贯彻执行这一总路线。11月,区委召开宣传总路线动员会,代理区委书记周沛然在会上传达了许立群同志关于总路线的报告,说明了什么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对宣传、贯彻、执行这一总路线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11月23日,区委在门头村试讲总路线和粮食收购政策,主要对象是党员干部。一部分思想觉悟高、家庭颐虑少的党员干部十分拥护总路线,积极愿意把粮食卖给国家;一部分党员干部在听完报告后对总路线明确了,愿意把粮食卖给国家,但思想上有顾虑;一部分党员干部对总路线没有弄明白,讨论时只在粮食收购上打圈子;没有余粮的党员干部对总路线不关心;还有个别党员干部对总路线和粮食收购政策表示不满。 学习与宣传总路线工作的全面铺开 11月29日,宣传、学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工作在全区农村铺开,主要对象是中初级互助组的在职党员干部,但是各单位在进度上没有统一,大多数单位对有关总路线的文件理解不深。针对这种情况,区委根据市委的指示,于12月2日制定了《海淀区中初级组在职干部学习总路线计划》,提出了学习目的和要求;全区干部通过学习要理解总路线的内容并且必须根据总路线进行工作;学习从12月2日开始,到1954年1月底结束,共分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主要是学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二单元主要是学习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粮食政策,第三单元主要是学习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计划还要求每一单元要举办一次报告或传达一次报告,各单位中级组的同志应该指导初级组的学习,各单位要经常检查本单位的学习情况,特别是要注意对思想情况和疑难问题的搜集和研究,并及时向区委反映。 加强对总路线学习与宣传的领导工作 为了切实贳彻、执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认真落实区委关于学习总路线的计划,区委集中领导力量,全力以赴地领导了这次工作。区委有5位领导专门负责、分头下乡掌握情况,保证工作不出偏差,区里还派了397名干部(有些是市里调来的)下乡指导工作。存领导干部下乡之前集训了全区农村党员、妇联主任和工作组干部,然后派工作组到各村集训积极分子,经过层层集训、充分学习后,才全面开始工作。1953年12月6日,工作组下乡后便开始在各乡着重训练党团员、干部、积极分子及宣传员骨干,大宣传组,然后通过他们向群众大张旗鼓地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他们便用了一切可以使用的宣传力量、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形式,如大会、片会、妇女会、民兵会,座谈会、炕头会、访问等等。宣传的普遍与深入是空前的,受教育的户数达90%以上,人数达70%,温泉、东北旺、西二旗受宣传教育的总户数达95%以上,人数达80%以上。这次宣传使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受到了一次社会主义教育,提高了觉悟,加深了对工农联盟的认识,都认为“跟共产党走没错”,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具体道路。大家觉得应该把余粮卖给国家,支援工业建设,要消灭粮食投机现象和严防农村自发资本主义势力的滋长。农村中社会主义互助合作的积极性提高了,从而掀起了社会主义互助合作的新高潮。到1954年初,全区共发展了1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9个信用社,全区农民群众积极酝酿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与互助组,而且还有50余个互助组织积极要求转让;合作化的深入,带动丁农村中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 把学习与宣传总路线引向深入 1954年1月8日,中共北京市委下达了《北京市在职干部进一步学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计划》,根据北京市委的要求,区委于2月14日制定了《海淀区在职干部进一.步学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计划》,指出这一次学习的目的是批判各种反对和怀疑总路线的错误思想,有领导地检查和批判在执行各项工作中的资产阶级思想,明确认识各项工作和总路线的关系,要使全体干部在过去初步学习的基础上提高一步,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有完整、系统的认识,使总路线的学习成为提高广大干部共产主义觉悟和工作积极性的巨大力量。该《计划》同时还指出: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将这次总路线的学习和总结1953年工作与制定1954年工作计划结合起来,将总路线具体地贳彻到本部门工作中去。该计划还要求核心组的党员干部,必须在总路线的指导下研究本部门工作的方针、政策,检查、批判工作中的分散主义,以便提高领导工作的政策水平,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制度。 1954年3月1日,北京市委下达了《北京市中学和小学教职员进一步学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计划》;按照北京市委的指示精神,区委于6月1日制定了《关于1954年中小学教职员政治教育计划》,指出要依靠党支部加强对中小学教职员总路线学习的领导,逐步提高政治觉悟水平,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思想批判,逐步加强教职员的团结。 到1954年底,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宣传与学习基本结束。这次对总路线的宣传与学习,既教育了党员和干部,也教育了群众,使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明确了什么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怎样贯彻执行总路线,明确了党在农村的根本任务,检查了领导工作中存在的某些资本主义思想倾向,切实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增强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从而为全区顺利完成“三大改造”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与组织基础。 二、普选与海淀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海淀区1948年12月解放后,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逐步建立了基层政权,完成了土地改革。根据上述中央精神和中共北京市委的安排,海淀区于1951年3月召开了第一届第一次全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到1953年底,海淀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先后共召开了8次会议,审查和讨论了三年来全区各项中心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各界代表是经群众自己选举出来的,农村代表由群众大会提名通过。这既密切了群众和政府的关系,又监督和改进了政府的工作。尽管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有许多方面存在着不足.离普选的程度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它为实行普选和建立海淀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想发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行普选 195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公布。经市委办公厅批准,6月8日,区普选委员会成立,周沛然任主席,委员有:柳绍栎、任成润、陈彦如(女)、胡广华、唐维权、周培源、杨志荣、申多、杨淑琴(女)、辛国忠、李双和。区普选委员会的任务是:在本区内监督选举法及北京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的贯彻执行;在市选举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与部署下,向全区人民宣传选举法和选举实施细则;按照选民居住情况划定选举区域;登记、普查并按选举区域公布选民名单;分发选民证;分编选民小组;受理对选民名单不同意见的申诉,并做出处理的决定;登记代表候选人名单,并按选举区域公布之;规定选举日期及选举办法,并主持选举大会;计算票数,确定当选代表,公布代表名单并发给当选证书等。本月初,全区普选工作开始,首先在蔡公庄进行了普选典试验。9月7日,区委召开例会,对普选工作进行了研讨。10月18日,区委召开扩大会议,再次研讨有关普选工作的问题,决定集中领导力量、干部力量来抓这项工作,工地工人都参加选举,以便照顾绝大多数工人的选举权利。10月21日,选举委员会制定《海淀区普选宣传计划》,成立了由区委宣传部长李永明任组长的区普选宣传组,下设若干工作组;在农村基层选区中由工作组抽出正副组长各1人担任领导、督促和检查工作,并以党支部为主推动宣传工作的进行。11月初,召开区宣传员代表大会,并着手训练和培训有关干部;与此同时,将市委所发普选文件提前发放到农村和各单位。从11月中旬到1954年2月,全区各机关、工厂、学校、农村陆续进行了普选工作,4月初完成。全区共有选民226757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71.9%,参选人数为207482人,占选民总数的91.5%。全区共选出区人民代表183人。同时各乡、镇召开了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了乡、镇人民政府的正副乡、镇长和政府委员。普选工作的完成标志着召开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已经成熟。 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6月13日,区委制定关于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工作计划,对大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大会的组织领导作了统一的安排和部署,决定成立大会党组,由区长郭斐然负责,成立大会主席团,成员有:周沛然、郭斐然、胡广华、陈彦如(女)、杨明、周梦麟、侯明、申多、李双和、程明德、叶于琉(女)、张福亭、严荣、杨志荣、陈宝森。1954年6月22—24日海淀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十九中礼堂召开。正式代表183人,列席代表23人。大会的议程是:听取和审议区长郭斐然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下半年工作要点报告》;宣传部长李永明的《基层选举工作总结报告》;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听取区选举委员会《关于基层选举工作的报告》;听取《关于处理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案情况的报告》;进行选举。大会选举出出席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61人.选举出海淀区人民委员会委员17人和区长郭斐然、副区长柳绍栋、刘永武。大会还通过了给毛主席、彭真市长的致敬信,颁发了市代表当选证书。副市长吴晗出席大会并讲了话。183名代表中有工人24人,农民81人,部队3人,机关28人,高等学校19人,中小学教职员9人,私营工商业者6人,其他13人。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55年3月、12月、1956年6月召开了第二次、三次、四次、五次会议。1956年7月中旬,海淀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在五道口乡进行普选试点,随后依次在农村、机关单位、学校分三批进行了选举工作,到10月16日结束,共选出区人民代表237人;同时,各乡、镇还召开了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出了新的乡、镇人民委员会。12月20—23日,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区人委礼堂举行,正式代表237人,列席代表76人;大会选举了出席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68人、区人民委员会委员23人,选举了区长、副区长.选举了市中级人民法院陪审员10人、区人民法院陪审员83人;大会听取了刘永武作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委员会关于1956年农业生产工作的报告》《教育工作的报告》和王通章作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1955年和1956年的工作报告》;大会还听取、审议并通过了《北京市海淀区选举委员会关于1956年基层选举工作的报告》和《北京市海淀区人民委员会关于加强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同原选举单位或者选民联系的几点意见》。截至1957年12月,海淀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共召开了三次会议。 以上代表大会的历次会议都对政治、经济、文化及公共设施建设事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审议并作出了决定,受理了涉及交通、市政、环保、教育、卫生、财经、农业、司法、民政等各方面的提案。这充分体现了区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职能和作用:一方面保证党中央和国务院政令的畅通,支持区委区政府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与任务,帮助区委区政府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政策性和倾向性问题及全区性重大问题;另一方面人民代表通过提案等形式反映全区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支持、帮助和监督区委区政府开展工作。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真正行使了当家作主、关心和管理国家大事的权力,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一五”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状况 工业生产状况 经过3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到1952年底,海淀区的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8.9万元增加到323万元,增加近36倍。私营工业发展到1100多户,职工1500多人。从事的行业包括:金属加工、化学加工、建材、煤炭、木器、纺织、食品、皮毛、造纸等10余个。1953年,北京市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使北京实现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的转变。一方面接管了官僚资本企业,建立起全市第一批全民所有制国营企业,逐步完成了对手工业和私营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另一方面开始有计划地建设新厂,改扩建老厂,掀起了大办工业的高潮,先后建造了一批骨干企业。这一时期,海淀区属工业的发展也进入了第一个高潮,区委区政府除继续抓好发展生产外,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到1955年底,全区56户私营工业中实现公私合营的有49户,尚义酒厂与张裕酒厂合并成立了海淀区葡萄酒厂,克力华铁工厂等10多家小手工业者合并成立了海淀区农业机械厂。全区2113名小手工业者全部参加了各种供销生产合作社和生产组。到1956年全区共成立手工业合作社33个,生产小组5个,职工人数发展到9400多人。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多万元,比1949年增加280倍。 1952—1957年是海淀区工业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掀起了海淀区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也经历了第一次渊整。其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短短几年内工业发展壮大起来,1957年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加了3000多倍;二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国营企业处于主导地位,在全区工业总产值中占49.7%,手工业占25.5%,公私合营企业占12.5%,合作工厂占12.3%;三是海淀区被确定为文教区,以发展轻上业为主。 农业生产状况 1951年底,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各种互助组织便应运而生,到1952年底,全区互助组、合作社共2135个,占有耕地113333亩,占海淀区耕地总面积的29.5%。从1953年起,海淀区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较快,1953年第一个高级社成立,1956年全区初级社全部转为高级社,当时共建高级社54个,有23516户农民入社。从1953年11月29日起,在农村开展宣传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12月5日,召开海淀区第二届第四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听取和审议柳绍栋在会上作的《关于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工作的报告》。本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粮食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全区分三个阶段进行工作:一是先集训工作组干部、农村党员、乡妇联主任,然后各乡再培训骨干、积极分子;二是大张旗鼓地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三是具体进行统购统销工作。通过宣传,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全区粮食征购工作超额完成市下达的185万公斤的任务,实际完成213.5万公斤。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海淀区委决定从1954年3月1日起实行食油统购。 农业新技术得到积极和有效的推广和应用。1954年,海淀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畜医站和种子站成立。这一时期,推广了小麦密植发芽试验及选种、育种、浸种、拌种等措施和一些农药使用方法;在果树生产方面,推广了果树修剪、喷药、除虫、防病等一系列新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上也推广了优良种猪和圈养猪的饲养技术:在粮食生产方面也进行了耕作及种植制度的改革,首先是逐步缩小了杂粮的种植面积,扩大了细粮的种植面积,5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耕作制度是以单大垄、大对垄或一年一熟或两熟制为主的,粮食亩产始终在100公斤徘徊。到50年代后期,随着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改善,全区普遍实行了小垄密植,并逐渐进行了两年三熟和两茬平作等耕作制度的改革。 农业总收入迅速增长。1949年全区农业总收入1196.80万元,1957年增长到2983万元,比1949年增加了1.5倍,平均每年的递增速度为5.90%。其巾,副业收入为460万元,占总收入的15.4%。林果业收入8年共增加了1.16倍。人均收入也由1949年的77.70元增加到1957年的10l元。1949年海淀区有耕地388737亩,到1957年则减少至308524亩,在耕地减少80213亩的情况下,粮食及大豆产量由2308.35万公斤增加到3519.1万公斤,亩产也由69.85公斤增加到135公斤,蔬菜总产量由3584.6万公斤增加到13242.45万公斤,1957年还向国家交售商品猪9600头、商品鸭9900只、商品蛋36.8万公斤。 四、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经过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全区初步建立了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5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自1953年起,按照中央和市委的统一部署,海淀区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和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在宣传、贯彻、落实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过程中,迈开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坚定步伐。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建立和推广互助组 海淀区从1950年开始在农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到1952年底,全区已有常年互助组1013个、季节性临时互助组1172个,参加的农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50%。1953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正式公布实施,区委书记张宗平在区委会上及时传达贳彻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精神。与此同时,市委农委举办了农业社主任训练班、农业社会主义训练班,又召开了互助合作代表会;12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公布实施,区委根据中央和市委的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农业互助合作,并经过存农村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大张旗鼓地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4年1月,为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加强对互助合作运动的领导,区委举办了互助合作训练班;党团支部书记、互助合作的骨干226人参加。2月,区委决定,要继续深入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积极稳步地发腱互助合作运动的方针,在大力整顿互助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3月,区委对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工作进行总结,肯定全区建社上作基本上是正确的。1954年6月,郭斐然在区委会上传达市委农委会议精神:关于富农入社问题,在合作社巩同的条件下,可逐步吸收,已入社的如无破坏活动可保留。对建立大社问题,既要慎重又要大胆。1954年参加互助组农户数占总户数比例的51.1%;其中,常年互助组达65.9%,占总农户数的69.0%,耕地的51.4%。 发展合作社 在发展常年互助组的同时,海淀区在一些经济实力较雄厚的乡,开始试办由常年互助组转向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2年3月刘广伦互助组率先建立了生产合作社,1953年全区建立起4个示范社(其中1个高级社),制定社章,民主选举社长和副社长,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入社交纳股份基金,社内公用财产、土地及主要生产资料仍旧归私人所有,但相对集中,统筹管理、使用,劳动力统一调配,土地分红。开始试办农业社的第一年,各社收入和社员分配均比互助组又提高一大步。如东冉村办社后,茄子、黄瓜亩产分别比互助组增产92.7%和79.9%。同时,该社社员共投资13300余元,改扩建良田,显示了集体经济的优势。1954年农业社进入发展阶段,区委成立农村工作部,并抽调区委委员和56名机关干部组成工作组帮助农民办社。到1954年底,全区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105个(其中高级社6个),入社农户9414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44.8%。1954年10月,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全国第四次互助合作会议,指出:全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正处在打基础的时期,基础是必须打好的。1955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整顿和巩固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区委根据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的第四次互助合作会议和《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精神,检查本区存在的问题,决定组织力量对有问题的社进行夏查。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的第四次互助合作会议精神,区委于2月举办了第一次农业合作社骨干训练班,有468人参加。学习内容是:生产责任制,劳动组织,经营管理等。1955年4月,全国第三次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农业合作社今后发展的总方针:停止发展,全力巩固,秋后看情况再定;对同年对商、饮、服务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区展开。年初,全区已有公私合营148户,其中资本家89户,连家铺59户,从业人员684人。同期,全区商、饮、眼务业共56个,应改造而尚未改造的户数和人数分别为3032户和4206人,到1956年3月改造了2421户和3436人,分别占应改造的79.8%和81.7%。改造后的组织形式,商、饮业都是以“联购联销”为主要组织形式。该组织形式的户数、人数比重商业为57%和48.5%,饮食业为70.9%和62.1%。5月底,商、饮、服务业公私合营210户,1005人;合作小组255户,308人;联购联销1332户,1555人;代购代销116户.127人。与同年3月相比,公私合营比重增大,代购代销也扩大了。这时,已有84.4%的户和91.7%的人数组织起来。到1956年底,私营商、饮、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已经很少。 在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在对公私合营户的清产估价方面,贯彻执行了中央“公平合理、实事求是”的精神,采取了让私方自盘、自点、自报,然后民主评定的办法,并根据中央“从宽处理”和“尽量了结”的方针,对公私合营户普遍进行了债权债务的处理和核资定股工作。改造后区供销社建立了私改管理处加强领导,并进行了人事安排,对实职资方人员及其代理人根据其能力和特长分别安排了工作或参加生产。全区实职资方人员及其代理人186人,其中安排为区店副经理的9人,工厂副厂长的2人,股长1人,分店门市部经理、副经理101人,参加企业生产经营的73人。这样既消除了资方的思想顾虑,又提高了他们经营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3.三大改造的得与失 在三大改造的过程中,海淀区财政部门运用财政分配的调节职能,一方面通过筹集资金,从政策、财力等方面支持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调节不同所有制经济的收入,扶持国营和集体性质的企业,限制和改造私人经济,引导他们最终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同时,通过调整税率,逐步减轻城乡手工业者的负担,鼓励他们走合作化道路。在农村,自1953年起对广大农民采取稳定税赋,不再增加的政策,使农民得以休养生息,从而支持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全面展开。至1956年底,全区在没有停止生产经营,没有中断供应的情况下,用组织起来和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 在三大改造的过程中,由于过急过快,也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对乎工业改造中,行业布局不尽合理,有的点不该撤的撤了。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1956年将属于个体劳动者的连家铺与民族资本家等同起来,对其实行公私合营的改造形式。同时,在商、饮、服务业的网点上撤并过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一些传统的有特色的技艺没有全部保留下来。对许多原来工商业者的知识和经营管理经验重视不够,没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五、四季青农业模式的初步形成 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的成立与壮大 1950年,根据中央和北京市委的精神,海淀区实行土地改革,以李墨林为代表的20多位过去给地主当雇工搞温室生产有经验的菜田“把式”,凭借自己的经验,在自己已分到的土地上从事蔬菜温室生产。1951年李墨林在自己的温室中运用选种和自然杂交的方法,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地培育出一种新型的黄瓜——北京刺瓜;这一品种很快就被推广到全市和全国。同年10月,党中央号召走“组织起来,大家“富裕”的道路,李墨林带头组织互助组,他在羊房店村联系6户农民成立了互助组.并被选为组长;1952年11月,由7户从事蔬菜温室生产的农民组成的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在羊房店村成立,该合作社共有9个劳动力,主要是冬季进行温室蔬菜生产;当时一间温室能产50多公斤黄瓜,收入达100多元。12月14日,《北京日报》发表了题为《让人们冬天吃上夏天菜一记羊房店村温室生产合作社》的报道,赞扬了李墨林等在生产蔬菜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1953年1月,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被评为海淀区1952年度模范农业合作社;2月被评为北京市1952年度农业模范单位;4月因城市占地迁到西冉北高庄村;年底,合作社发展到10户,拥有144间玻璃温室。1954年春节,前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的社员满怀丰收喜悦的心情,精心挑选出20条顶花带刺、一般粗细的嫩黄瓜和15个一样大小的西红柿,由李墨林为代表送到中南海,用丰收的果实向毛主席报喜并汇报办社情况;第二天就收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给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的回信,信的内容是:“你们送给毛主席的礼物-自己生产的黄瓜和西红柿都收到了。谢谢大家的盛意。你们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在提高生产上获得了显著成效,这给首都农民树立良好的榜样。希望你们更加提高生产技术,改进经营方法,巩固与扩大合作社的组织,为生产更多、更好的蔬菜,供应首都人民的需要而努力。”巾央的复信使全体社员受到极大的鼓舞。 四季青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诞生 1954年5月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与西冉村的二社合并,同时又吸收了北高庄和南高庄村的部分农民入社,入社农民达46户。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扩大后,由于一年四季都生产蔬菜,社员代表会一致通过把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改为“四季常青社”。当时,市委农委书记赵凡正在这里蹲点,就将此事报告了刘仁,刘仁说:“四季常青”太拗口,就叫“四季青”吧。在场的彭真同志连声表示赞同:“好,就叫四季青”。这样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便正式取名为四季青农业生产合作社,共有社员64户,346人;温室614间,耕地320亩。1956年,又与附近的远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金庄社合并,成为拥有780多户社员、1080间温室的大社。 四季青农业模式的初步确立 四季青农业生产合作社诞生后,由于技术、人才集中,土地连成片,生产体制变革,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家、集体、农民共同投入,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基本上做到了人尽其才,地尽其用;既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增加了大多数社员的收入。四季青的农民们自觉地总结经验、提高技艺。他们改造温室,把土墙改为砖墙,窗纸改为玻璃,延长温室寿命,增加光照和保温性能,改革温室结构,加大玻璃窗的坡度。继1953年初李墨林等运用2,4-D生长素解决了西红柿落花、落果低产的难题之后,他们于1954年创建日光温室400多间;培育和引进蔬菜新品种100多个;在施肥、用水、使用生长素等方面也不断有改革和创新;他们在黄瓜的生长过程中用控制水肥的办法成功地培育出一茬回头瓜。他们的温室由1953年的108间增加到1958年的1300间,每间温室生产蔬菜由74公斤增加到153.3公斤,增长一倍多,蔬菜总产量由8000公斤增加到20多万公斤,增加24倍。当时四季青已成为北京市冬季、春季供菜大户,他们的成绩引起了多方面的注意。国家农业部派专家、学者,专题调研、总结经验,并著书立说。1956年蔬菜专家蒋名川将调查结果编辑成书——《北京市郊区温室蔬菜栽培》,把李墨林为代表的温室菜农的蔬菜生产经验升华为系统的技术理论,从温室的建筑、温室的经营管理、温室的轮作到温室各种作物,包括黄瓜、番茄、韭菜、四季豆、辣椒、香椿、冬瓜的品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生产管理和生产成本等都作了详尽的论述。他们的经验在《人民日报》和《北京日报》上经常有报道,他们还拍出科教片《温室黄瓜》在全国放映,为北京乃至全国的温室生产提供了技术教材。李墨林曾多次到北方各省、市介绍经验,还派人到山东、辽宁、安徽、湖南、内蒙古、上海等地传授技术。大片大片的温室也为寒冷、枯燥的北京冬季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了各方人士来此参观、游览。著名诗人、戏剧家田汉参观温室后,即兴写出了这样的诗句:“一带芦帘卷锦屏,轻轻护住暖房春;外边是朔风如刀枯野草,里边是热风拂面发新椿;黄瓜西红柿天天长,韭菜青葱密密生;寒冬能结夏秋果,真不愧名不虚传四季青。感谢英雄李墨林!”李墨林等的温室蔬菜生产为今后四季青农业生产走“精品高效”的科技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季青农业模式初步确立。 李墨林由于对发展温室蔬菜生产,带头走社会主义道路有卓越贡献,受到人民和专家的称赞与认可,自1952年以来被连续评为区农业劳动模范、市农业劳动模范;1956年1月受到彭真市长的接见,同年初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1957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并于同年1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李墨林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一起留影。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四季青)自1952年以来也被连续评为区模范农业合作社、市农业模范单位;1956年10月中央农业部授予四季青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全国增产模范单位”的光荣称号。 六、科教文化区地位的确立 学院区的形成 北京解放初,市人民政府就着手研究北京市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调整城市布局和城市功能,在旧城的基础上逐渐向四周扩展。其中以机关、事业单位为主的西郊地区和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为主的西北郊地区主要在海淀行政区域内。全市总体规划明确规定海淀区的性质为北京市的文教区。同时,海淀区在解放后接管了全部高校,恢复和创建了一些其他教育机构,逐步开始了社会主义的正规教育。1952年,北京成为一个重点的高等学校建设区。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下,开始实行高等学校调整方案,在海淀区的学院路,建成了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林学院和北京农机学院,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八大院校”。1952年下半年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全国范围的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改为多学科性的工业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北京大学改成综合性大学迁入海淀区燕园,撤消燕京大学校名;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1952年,海淀区有高等学校18所,在校生27292人,占北京市高校学生数的89.10%,有教职工11556人,占北京市高校教职工总数的87.15%。1954年,高等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首次确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为全国重点大学,其中5所在海淀区。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全国的高校学生数比1950年增加了3.11倍,海淀区则增加了4.3倍,海淀区有在校学生72757人,占全国的16.50%;有高校20所,占北京市高校总数的64.51%,教职工共25922人,占北京市高校教职工总数的87.22%;至此,学院区已初具规模,从而也初步奠定了海淀区作为科教文化区的地位。 科学城的诞生 在学院区初步建立的同时,中国科学院也着手筹建新的研究所,建立科研基地。根据当时北京市的城市发展规划,这些研究所大部分安排在海淀区的中关村一带。1954年1月,第一所科学研究大楼——近代物理研究所的新所址在中关村落成;此后,中国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如力学研究所、化学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心理研究所等相继在中关村建立;这些研究所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毗邻,逐渐形成了中关村科学城的雏形。此外,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北京市的一些单位也相继在海淀区建立科研机构,主要有:重工业部的钢铁工业试验所和有色工业综合实验所、北京市属的建筑工程技术研究所、北京市矿冶研究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等,国防工业系统亦先后在海淀区筹建了一些研究所。因此,海淀区形成了多方面科研机构设置和各方面、各学科优秀科研人才会萃的局面。这就使得海淀区的科技事业日益兴旺起来。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现代科学技术大进军”的号召,则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许多具有国际影响的尖端科学技术如原子弹、氢弹、洲际运载火箭等等的研制工作,均从这里起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样机也是在中关村科学城里研制出来的;许多新兴的科学技术领域,如半导体、电子计算机、宇航、激光、光纤通讯等科研工作也是在这里筹划和组织攻关的。 区属教育的发展 一五计划开始时,高级中学的发展赶不上高等学校招生的需要,普通中学质量不高,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1955年,农业合作化高潮到来,高小毕业生增加,对中学的压力增大,教育部开始大量发展普通中学,到1957年海淀区已有中学16所,初中招生数为4379人,高中招生数为1060人,初高中毕业生2483人,在校生达14398人,教职工1033人,专职教师574人,比1949年有大量增加。小学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1950年全区有小学81所,在校学生10767人,教职工只有587人,平均每校教职工7.25人,小学教育十分落后。到1957年,全区有小学106所.在校生51572人,是1950年的4.8倍;教职工2446人,专任教师1496人,是1950年的3.91倍。 学院区的形成、科学城的诞生与区属教育的发展,加上50年代在海淀区建立的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农业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及海淀区广播站、海淀区电影放映队,使海淀区成为了当时全市乃至全国科教文化最为发达、最负盛名的地区,从而真正确立了海淀区科教文化区的地位,也为日后海淀区成为全国的科学技术中心、文化教育中心、文学艺术中心、情报信息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扫盲运动的展开与北京市第一个“无盲村” 开展冬学运动与推广速成识字法 在解放初期组织农民识字、创办常年民校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部署,1952年初,海淀区着手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并于4—7月份先后在车道沟、海淀、清河等21个行政村镇,办起了25个实验班,培训了一批掌握速成识字法教学业务的骨干教师。9月初,区二届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区委书记张宗平在会上作了(1952年冬学运动与重点推广速成识字法》的工作报告。同月,区识字运动委员会成立,区长郭斐然任主任、区委宣传部长李永明任副主任。委员会发动各系统有重点、有步骤地把扫盲运动推向高潮。10月份又办了两期培训班,培训师资600多人,并存有条什的村镇选择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半文盲青壮年作为速成识字的重点对象分批铺开。11月李永明在区第二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作了《关于今冬普遍开展冬学重点推行速成识字法工作草案的报告》,全区的识字运动向纵深铺开;到1952年冬季,参加冬学的学员达到15864人。1953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扫盲工作的指示,要求“在整顿的基础上,根据为生产服务,群众自愿的原则,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重点有条件地依靠群众逐步地开展扫盲工作。” 扫盲运动高潮与第一个“无盲村”的出现 随着农村合作化高潮的到来,扫盲运动也出现了高潮,民校学区增加到12个,并设有学区组长,由他们分片负责。1955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指示》,强调“为了更好地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要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市委市政府对扫盲工作也作了一系列的决定和指示,还召开专门会议并培训教师、组织经验交流、印发扫盲材料。这些都有力地保证和推动了海淀区扫盲运动的顺利进行。根据上述指示精神,区委区政府要求各学区在培训教师、改良教学方法和改善学习环境等方面都应订立自己的制度、计划和措施。同时,区委、区政府根据生产忙闲程度,提出了“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放学,农闲复学”的方针,使扫盲工作和民校做到了常年坚持。在学习形式上,除了班级教学外,还结合生产、生活情况,大力开展了地头组、炕头组和包教保学、夫妻识字等各种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当时有着“老槐树,开白花,两口树下学文化;孩子他爹你看这字念个啥?”的歌谣,就是群众对扫盲识字的生动而又真实的描绘。海淀区还结合当时的政治运动和生产、生活实际编写了教材。如农业合作化时编写了有关“大田、菜田、稻田”,“插秧、薅荒、阳畦、稻地”等活茬学教材。这不仅解决了派活中的困难,也提高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区文教科先后两次编印出版了《农村应用文》,内容包括农村的生产、工作和生活各个方面,受到参加扫盲学员的欢迎和上级领导的重视。该书出版发行10余万册,不仅满足了本区的需要,同时也受到了兄弟地区的普遍欢迎。1955年根据合作化高潮对文化的需要,区委、区政府重新修订了扫盲计划,把基层干部、党团员骨干和劳动模范作为重点,使他们在扫盲运动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到年底90%的基层干部、党团员骨干和劳动模范参加了学习。例如,四季青的李墨林、申多、王贵等几个劳动模范都是文盲,他们在生产和工作中只靠画些简单的符号做记录,学区组长段续华亲自对他们进行逐个包教保学。经过扎实的扫盲工作,到1956年冬,全区已组织80%的农民文盲、半文盲入学;到1957年底,全区共有8634人扫盲结业,其中达到高小语文水平的有520人,北安河和平社村成为全市第一个扫除文盲的“无盲村”,该村的经验在全区、全市都作了介绍。第一个“无盲村”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全区扫盲运动的开展。 八、卓有成效的社会治安工作 保卫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海淀区在50年代初期,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区,即使当时较为繁华的海淀镇、成府街、清河镇、西苑街、西直门外等地也都有农业,所以保卫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一项重要任务。经过调查了解,全区当时有各种问题的3234人;其中包括日伪和国民党特务70人,反动党团骨干104人,反动会道门道首201人、道徒1838人,有一般政治历史问题的721人,还有抢匪、盗墓匪、小偷、流氓等等,占社员总数的10.56% (这部分人是工作的对象,对其中的多数进行教育,对坚持反动立场的少数进行监控、教育、改造,防止他们进行破坏活动)。在整个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特别是1955年和1956年全区全面合作化时,反革命分子和阶级敌对分子对农业合作化的破坏活动是很严重的。他们伪装积极,混入社内窃取了领导权,进行造谣污蔑、破坏生产、殴打干部、鼓动社员退社等等。如,国民党军官赵国文混入西北旺第二农业社担任了第一生产队长,还有日伪特务1人、反动会道门道首2人、流氓1人混入社内窃取了领导权,结果社队内的仓库保管员、会计、饲养员用的都是保甲长;农业资本家李树鑫混入铁家坟一心农业社当了管委会委员,富农分子翟荣昆混入西山农业社当了副大队长;一贯道坛主张文华入社后,经常对社员说,“要挨饿就入社,社就是坑人”,“入社不自由,不如单干好”;巴沟生产社的骡子舌头被刮掉,上地生产社做豆腐的三口大锅被炸坏,东冉村第一社的牲口棚被放火烧掉等等。针对上述情况,海淀区委、区政府为保卫新兴的农业集体作了大量的工作。一是责成海淀区公安分局成立了农业保卫组,指导全区农业社的保卫工作;派出所成立农业保卫小组,指导本乡农业社的保卫工作。农业社成立保卫委员会,保卫委员会由社员选出主任1人,委员视社员多少而定,至少3人.或5人,或7人。在这套农业保卫组织建成后,对每个乡、每个社、每个社员情况,对每个社的土地、财产情况进行登记。海淀分局、各派出所在积极破案的同时,严格审查社队干部及社队会计、仓库保管、机械管理、牲畜棚等要害部门人员,结果发现476人有问题,占总数的20%,其中包括特务分子19人、反革命分子71人、反动党团骨干3人、国民党军警及其他反动分子340人,对其中罪行严重的7人予以逮捕法办,对罪恶不大的55人予以撤职,对无罪恶但表现不好的45人予以调离,对其余的进行教育,训练后暂留用,以后逐步改选下去,这项措施纯洁了社队干部队伍。二是依靠群众力量开展治安保卫工作。当时全区有党团员、党团积极分子、乡委员会以上干部共2851人,占社员总数的9.3%,是保卫农业社的领导和骨干力量;基本群众24800余人,他们是保卫农业社的依靠力量;在所有的农业社内建立治安保卫小组,共组建了107个小组,保卫小组挑选积极可靠的社员组成巡逻组,区武装部安排各乡民兵配合巡逻组在社内巡逻,保护社队要害部门和春种、秋收等;派出所加强了对社队安全保卫工作的指导,规定凡农村派出所和有农业社的派出所责任段的民警,每日上午办公,下午四点前休息,下午五点至晚上九点半深入农业社了解情况,指导农业社的保卫工作。 保卫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区委责成海淀分局对手工业主和资本家及从业人员进行政治审查,宣传教育群众、打击违法活动。从1952年12月开始到1953年7月底结束,共查出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严重违法户7户,半守法半违法户44户。在1953年统购统销政策开始实行后,公安海淀分局指挥由公安干警、区工商科干部组成的工作组,进驻每一个批发、销售粮食的私人商店,对面粉、粮食现储量进行盘点登记;教育资本家严格执行计划供应,教育从业的职工对资本家进行监督;他们还组织力量打击反革命分子的造谣破坏,打击不法粮商的违法活动,设卡堵截由北京往外省私运粮食的活动。1954年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的宣传教育,同时又开展了反对“五毒”的斗争,这样便确保了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维护社会稳定 为了保障海淀区的社会安全与稳定,特别是保障全区在“春节”、“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时的社会安全与稳定,区委在全力依靠海淀分局和各派出所干警的同时,充分发动全区群众、紧紧依靠群众。1951年8月公安部发布《治安保卫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后,群众性的“治安保卫委员会”(简称治保会)在全区范围内普遍建立。到年底全区共成立76个治保会,选出治保委员883人、治保积极分子2000余人。治保会成市后,近3000名治保委员、治保积极分子联系着广大群众,在重大节日保卫、重要警卫任务、搜集治安情况、宣传防火防盗防特、协助破案、监视特户、改造监督管制分子、教育反革命家属等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仅1952年一年中,区治保委员、治保积极分子搜集汇报了隐藏特务、隐匿武器、逃亡来的地主恶霸、隐匿身份的流氓十匪、有盗窃行为的分子和造谣破坏、吸贩毒品、聚众赌博、贪污行贿、漏报户口等情况及敌特、管制分子、地主动态等方面的线索共2500多件。海淀分局每年召开一次全区治保主任会,总结成绩、表彰先进,进行政治、业务教育,各派出所每半个月召开一次治保委员会会议,听取汇报、总结经验、布置任务。1955年1 1月5日召开了全区治保委员大会,表彰了一等功臣4名、二等功臣29名、功臣73名、模范2名,共108名;号召所有治保委贝向功臣模范们学习。 总之,“一五”期间,海淀区委带领全区广大干部和群众,认真宣传和贯彻执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顺利完成了“三大改造”:积极推行民主政治,实行了普选,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季青农业模式的初步形成,为都市农业走“精品高效”之路指明了方向。同时,由于中央和市委将海淀区规划为科教文化区,经过五年的发展,海淀区逐渐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科学技术巾心、文化教育中心、文学艺术中心、情报信息中心,从而确立海淀区的区位优势。此外,扫除文盲运动和社会治安等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都为海淀区人民政权的巩固、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准备了条件、夯实了基础。 |
版权所有(C) 北京市海淀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京ICP备05083640号
地址: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1号
电话:综合办公室01088487032、党史研究室01088487038、区志编研室01088487046 邮编:100195
邮箱:hdshizhib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