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首页>党史研究>党史专题
科教并举兴海淀
【作者】        2012-07-25

  科教并举兴海淀

  海淀区位于北京城的西郊和西北郊,东临西城、朝阳两区,南接宣武、丰台两区,西连石景山、门头沟两区,北靠昌平县,全区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宽约29公里,全区面积为426平方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全市规划中明确海淀区的性能为北京市的文教区。从50年代开始,中央和北京市在海淀区内进行了大量投资,陆续建成和完善了学院区、科学城、行政办公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海淀区委区政府不断清除“左”的束缚,端正指导思想,逐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1994年1月,区第七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教育为本,科技为先、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方针,并在“两区一基地”(即1984年11月区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坚持改革、发挥优势、服务首都、繁荣海淀,逐步把海淀建设成为适合首都特点的文教发达、环境优美、商业繁荣、服务优良、舒适方便的文化旅游区;智力技术密集的新技术、新产业开发区;服务首都、富裕农民的稳定的副食品基地”)战略的基础上,制定了“三区”战略(即:“到本世纪末,把海淀区初步建设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环境优美的文教旅游区,繁荣、安定、民主、进步的文明区”)。1996年,海淀区制定了“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进一步明确了“三区”战略目标和实施“三区”战略的具体任务。

  经过20年改革开放的不断实践,海淀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呈现出自己鲜明的特色。

  一

  农村改革成效显著,海淀区已建成初具规模的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服务型农业,成为北京市的副食品生产基地之一。

  海淀区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气候宜人。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由于耕作技术落后,收成靠天,加上受人民公社化的影响,海淀的农业一直处于待发展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颁布后,海淀开始农村改革。1979年,在原来推行的田间管理责任制的基础上,开始推行联产计酬的责任制。1979年、1980年海淀的粮食产量都突破了亿斤。集体经济更加巩固,社员生活有了显著改善。在随后的几年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地推行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全区认真贯彻了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贯彻“以菜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和“服务首都,富裕农民”的方针,努力建立巩固的副食品基地;继续巩固和完善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强了产前产后服务;为适应蔬菜供应工作的改革,多数乡建起了蔬菜批发市场,搞活了农副产品的流通渠道;同时广开门路,大搞多种经营,促进全区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到1988年,海淀区农业内部结构基本上得到调整,种植业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重提高,精细化程度提高。

  到1990年底,全区菜田规模经营面积达2.5万亩,占全部菜田面积的74.3%,粮田规模经营面积达4.15万亩,占全部粮田面积的73.6%,果树和畜牧业基本上实现了规模经营。同时制定了加强承包合同管理办法,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五个乡建立了合作基金,融资1.6亿元,进一步管好用活了集体经济资金。

  1993年,全区基本上突破了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流通领域改革的薄弱环节,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初步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企业化管理。1994年,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精品高效农业开始起步,农产品发展名、优、特、新品种,以京西稻为主要品种,发展特种米5000亩;引进特种菜15个品种,推广5000亩;建立特色水果基地樱桃1071亩,杏2000亩;畜牧业更新改良瘦肉型种猪2500头,形成了5个饲养、屠宰、加工、销售一条龙加工场;水产引进8个特养新品种,套养面积2800亩;继续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组织实施了蔬菜引种、育种、无土栽培等13个新项目;农副产品市场进一步扩大,新建成四季青乡等5个较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兴建了一批农田水利设施,1994年被评为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平原组第一名,1996年,围绕精品高效农业的总体目标,加快实施“821”计划,突出抓好精品高效农业的12个重点项目,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快万亩精品菜园示范点建设,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全年各业均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指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78.7亿元,同比增长11.2%。1997年实施精品高效农业项目17项,农村经济收入88.2亿元,同比增长12%。

  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20年的农村改革,海淀区农村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首都副食品生产基地。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和重视科学技术投入,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为首都市场提供的菜、粮、畜、果、鱼等总量仍然呈上升趋势,品种也不断增加。

  1978年以后,在有关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协助下,全区积极开展蔬菜的科学研究,先后培育和推广了130多种蔬菜优良品种,如为解决甜椒退化和减产问题,区里运用了杂交法和花培法培育出10多个甜椒优良品种,其中“海花三号”为佼佼者,具有座果率高、早熟、品种好等特点,到1988年底已在全国29个省市推广达3万多亩。1985年起区科技人员同中国农科院、北京农业大学及四季青乡一起进行蔬菜籽种标准化、商品化技术开发,并建立了现代化的试验基地,经过几年努力,已有80多个品种实现了标准化。90年代,海淀区蔬菜重点是扩大和发展名优特新品种和反时令菜的种植面积。1994年,全区引进特种菜15个品种,推广5000亩;1996年反时令菜超过8000亩。1997年,引进新品种20多个,推广无土栽培技术100亩,名特优新野蔬菜的产值已占蔬菜总产值的50%以上。同时,自1996年起,开始了万亩精品菜园示范点建设。到1997年底,全区菜田基本上实行了规模经营。蔬菜平均亩产最高达5500公斤,全区年上市量最高达3.1亿公斤。

  一直作为北京市的优质特供米京西稻发展较快,据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全区京西稻种植面积为8.1亩,总产量3.8万吨。京西稻平均亩产在400公斤以上,特别是1995年亩产高达490公斤,比1978年增加114.2公斤。而且,从这年起,全区开始实行稻田计算机管理营养平衡施肥。

  水产养殖业朝名优方向发展。海淀是驰名中外的北京鸭的故乡,1985年以来,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同海淀区的科技人员一起研究选育出北京烤鸭的新品种,先后培育出4个品系。新品系的杂交后代产蛋率高,不用人工填喂,七周龄体重就达到了3公斤,脯瘦肉率达14%,整个育鸭期缩短了10—15天,料肉比从4:1下降到3:1。此外,科技人员还在机械化填鸭、网上育雏、防疫技术等方面下功夫。生猪养殖以发展瘦肉型猪为主。据八个乡统计,瘦肉型猪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43.7%上升到1989年的99.5%,海淀区成为北京市瘦肉猪的生产基地之一;“八五”期间,海淀区共生产瘦肉型生猪116万头,并进行了瘦肉型种猪的更新改良,仅1994年就更新改良2500头。海淀区还是商品蛋、牛奶、特禽、名优水产品种的生产和供应基地之一,1997年产商品蛋1246万公斤(为1978年的5387%),牛奶1530万公斤,乌鸡、黄羽肉鸡、宫廷黄鸡等特禽20万只,成鱼290.15万公斤(为1978年的4960%),鲫鱼、黑鱼、鲶鱼、方鱼等特种养水面达千亩。果品业按照“小批量、多品种、分季节”的原则,进行果树品种结构的调整与更新。目前,海淀果树主要有桃、樱桃、杏、枣、苹果等品种,并已成为北京市最大的樱桃生产基地;据统计,1997年共产干鲜果17812吨。    

  二

  旅游业朝衣食住行游玩购一条龙方向发展。海淀区自然条件良好,地理位置优越,名胜古迹众多,园林景色宜人。全区共有景区(点)116处(包括未开发的景点),占北京市景点总数的23%。

  全区的旅游业起步于1983年。当时,成立了区商业旅游服务公司,负责旅游接待服务性的工作。1985年,中共海淀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把海淀区建设成文化旅游区”的旅游发展战略方针。1987年初成立了经委旅游科,负责全区旅游业的开创工作。1988年成立了海淀区旅游工作办公室,作为区政府主管旅游行业的职能部门。1991年海淀区委、区政府明确“八五”期间旅游业指导思想是:充分利用和不断开发区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提高水平、立足涉外、发展国内。使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能够在海淀旅游中得到相应的精神享受,并极大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1%的目标。海淀区决定要稳步开发西苑至颐和园路具有特色的“同庆街”,环小西山风景带等。1995年1月,区旅游局正式成立,进一步完善了区旅游业管理体制。1996年海淀区制定了《海淀区“九五”旅游发展规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强调区旅游业要充分利用区内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密度大的特点,以及旅游服务设施配套、区内交通便捷的优势,结合双休日和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休闲需要,按照“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设施齐全、服务一流的文化旅游区,具有特色的观光、度假、康复、游乐、科普的旅游胜地”的目标,突出以山水胜地和上风上水形成的生态文化、以明清皇家园林和寺庙建筑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以高科技和新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化的文化特征,以新景点建设、老景点深层次开发和旅游纪念品生产为重点,完善旅游景点周边的配套服务设施,推出一个主题公园、一个著名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和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专线,进一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行业管理,提高和发挥观光、娱乐、购物、饮食、运动和医疗保健等综合旅游功能,使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的一大支柱行业。

  海淀区委、区政府对区内的旅游资源极为重视,在国家和北京市的领导下,采取各种方式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财富。1976年底,海淀区成立了圆明园筹建委员会,实行国家和园内农民共同开发和建设圆明园的做法。1984年底开始整修圆明园。区委区政府动员全区10万人次参加义务劳动,集资300万元整修了福海景区,共计疏挖水面30万平方米,1985年6月向游人开放,1986、1987年又继续整修万春园,修复了万春宫门和迷宫黄花阵。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圆明园遗址公园被列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投资220万元对圆明园遗址公园进行了保护性整修,对西洋楼景区遗址群进行了清整,整修了绮春园水面沿岸,共栽花和购置花卉11万株(盆)。1992年进行圆明园遗址公园长春园一期整修工程,清挖“海岳开襟”等4处遗址水面,继续清整西洋楼遗址,1993年在公园栽种菊花100万株。小西山是重要旅游风景区,海淀区组织各方力量,积极开展造林活动,到1985年全区营造风景林面积达54233亩,树木品种多达十多种,多是观赏树。1994年、1996年,海淀区先后投资开发了百亭垂钓园、凤凰岭、阳台山、稻香湖等旅游景点。此外,还修建了一些公园,如把荒芜已久的紫竹院建成以竹取胜的新兴园林。

  1985年以来,中央、市属和区属各单位及国外一些旅游企业集团,纷纷在海淀区兴办旅游企业,使海淀区内的涉外饭店、宾馆、旅行社、涉外定点商店、餐馆及旅游车出租公司等六大旅游行业从无到有形成规模。1988年底海淀区内共有涉外饭店、宾馆11家,旅行社7家,定点商店、餐馆各8家,出租车公司8家,1997年底区内共有涉外饭店、宾馆50余家,定点商店14家,定点餐馆15家,旅游出租车公司10家,旅行社7家。涉外饭店、宾馆的办店方式也由过去单一形式转为多种形式,如利用外资或中外合资兴建,国家、地方和各部门投资兴建、扩建和改建的饭店及乡办旅游饭店。其中乡办旅游饭店全部是中低档次的,它们在接待国外“背包旅游者”和国内游人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成为区内旅游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旅游服务业在管理制度、服务质量方面也不断提高和完善。

  海淀区旅游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明显。1986年海淀区区管涉外饭店、旅行社的营业收入739.6万元,外汇总额190万元,利润总额130.5万元,接待宾客74969人次,其中外宾15761人次。1987年海淀区区管涉外饭店、旅行社的营业收入130135万元,外汇总额11793万元,利润总额56089万元。1988年区管涉外饭店、旅行社的营业收入19127.6万元,外汇总额15487.25万元,利润总额374226万元。接待宾客216531人次,其中外宾78182人次。全年区管六大旅游行业的总收入为2.12亿元,占全区国民经济总收入的10%,占北京市旅游总收入的9.03%。1991年旅游业总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21%。1992年旅游业总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3%。1993年旅游业总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18.5%。1997年旅游业总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33.5%。

  旅游业的发展丰富了文化旅游生活。1985年到1988年底,海淀先后举办了紫竹院科技灯会、大钟寺庙会、圆明园金秋灯会等三次较大规模的群众性文化旅游活动。1989年海淀区在北京植物园举办第一届桃花节,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举办“圆明园之秋”喷泉游园会,在香山公园举办红叶节,参加人数上百万人次。这些大型旅游活动,此后便成了一年一度的传统旅游项目。它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乐趣,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净化了人们的心灵,另一方面体现了海淀区科技文化旅游的特色,提高了海淀文化旅游区的知名度。

  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地方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中共海淀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一道群策群力,使风景区的建设初见成效。如修建、拓宽了通往各景区(点)的道路,重点建设了万泉河路、海淀南路、北宫门路、中关村路、魏公村路、玉渊潭路、海淀大街、小南庄路、学院路、昌平路、高梁桥路、西颐路、知春路、大慧寺路、清华西路、苏州街、滨河路、花园路、农大路、新外大街、香颐路、颐阳路、翠微路、白颐路等,构成通往各景区(点)的交通网络。再如在旅游景点附近建立商业街。青龙桥镇是通往小西山风景区必经之路,镇上的街巷已发展成为颐和园北宫门旅游服务区。使镇上的面貌发生变化,促进了城镇的建设。此外,对于兴建的旅游饭店、宾馆、区政府千方百计配备各项市政公用设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大环境。

  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旅游管理制度的完善。1988年区旅游办公室成立后,制定了海淀区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和一系列旅游涉外法规,完成了对旅游业基本情况的调查工作,确定了“在宏观上加强管理,在微观上指导各旅游企业搞好经营”的方针。区旅游办公室协助各乡办旅游企业向社会招聘懂经营管理之道的管理人才。如紫玉饭店、裕龙大酒店聘请友谊宾馆的管理人员担任总经理或业务副总经理,提高了管理水平。同时,区内自己培养旅游企业的管理人才,海淀走读大学设置了旅游饭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区内各旅游饭店。各旅游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也力图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蓟门饭店、紫玉饭店、龙都饭店、香格里拉饭店、裕龙大酒店分别与海淀区教育局所属的5所外事职业高中签订了合同,为饭店定向培训人员。区旅游办公室根据区级旅游企业服务质量不高的状况,建立了服务质量工作制度,规定了各类质量标准,明确质量目标,并决定每年对旅游企业进行两次质量检查评比,使全区旅游业的服务质量达到新的水平。为使旅游业真正成为第三产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区委区政府于1996年制定了《海淀区“九五”旅游发展规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

  1.小西山风景游览区。位于西山东北,包括香山公园、碧云寺、卧佛寺、樱桃沟、曹雪芹故居、北京植物园、中科院植物园、团城演武厅、景泰陵、颐和园、圆明园遗址公园。这一带风景秀丽,水泉湖泽广布,集中了一批名园、寺庙,是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的一大景区。这里是国内外来京游客必到之处,是具有国际旅游吸引力的旅游风景区,其中颐和园是北京三个著名的世界级旅游景点之一。

  2.海淀北片风景游览区。位于海淀西北方向的山区,在著名的小西山风景区的北侧,它东起望儿山,北至凤凰岭,全长50余华里。风景区内分布着各类文物古迹100多处。其中较为重要的景点有:黑龙潭、古池、贤王祠、辛亥滦州革命先烈纪念园、温泉磨崖石刻、城子山东岳娘娘庙、周公塔、大觉寺、普照寺、莲花寺、贝家花园、鹫峰山庄、采峰寺、响塘庙、金仙庵、九王坟、七王坟、北魏太和造像、龙泉寺等。在风景区北部,有新开的稻香湖公园、凤凰岭自然风景区。此旅游区东接颐和园,南通樱桃沟、西连妙峰山,北对居庸关,将京西几大名胜联为一体,又自成体系,构成一条理想的旅游线路,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的景区,是郊游的好地方。

  3.海淀南片风景游览区。位于海淀区南部平原一带,东邻西城区。主要景点有:大钟寺、大慧寺、五塔寺、紫竹院公园、万寿寺、玉渊潭公园、慈寿寺塔等。该区是以人文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为辅的景区。其中大钟寺已辟为古钟博物馆,陈列各类古钟;万寿寺已辟为北京艺术博物馆,现有藏品40000多件;玉渊潭公园已辟为宋庆龄儿童科学公园,成为北京市又一处少年儿童科技基地。该区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文化景区。

  三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首都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海淀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北京市海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简称试验区)就是在这里诞生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在海淀的发展经历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和试验区两个阶段。

  1.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崛起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最初是指从白石桥至中关村路口这段南北向的长街,当今的试验区则包含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在内,以中关村为中心,东到德清路前屯东路,西至农大路、万泉河路、京密引水渠、玉泉路,北至西三旗路、东北旺路,南至新开渠以北的区域。试验区占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占海淀区总面积的23.5%;试验区人口50余万,占全区人口总数的1/3强。

  海淀区内有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73所大专院校,以中科院为代表的232个研究院所及37.8万科技人员,具备了科研力量密集、科学仪器设备密集、图书情报信息密集、科研成果密集的四大优势,是世界少有的智力、技术密集区。但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由于社会观念、组织结构、科技体制、运行机制、人才政策和经济模式等诸多方面的禁锢,这里科研成果转化严重困难,专业人才积极性受到严重压抑,科研与市场严重脱节,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区内知识分子纷纷走出“象牙塔”——实验室,进行中国的“硅谷”式科技园的实践。1980年,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纪世赢等7人在中关村创办了“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这是海淀区内的第一个民营科技企业。在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的基础上,陈春先等人于1983年成立了第一个民营科技开发实体——北京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

  到1984年末试验区内以“两海”、“两通”(京海、科海、四通、信通)为代表的各种高新技术企业达40余家,当年营业额1800多万元,以研制、开发、经营电子产品为主的高科技企业群体——“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骨架基本形成。

  1984年10月和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相继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象磁石一般吸引着国内外许多厂商,也召唤着各地的知识分子来这里“下海”、创业,使中关村地区很快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微机和元器件市场。据1987年统计,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有电子及计算机企业97家,占企业总数的65.5%;生物工程企业7家,占总数的4.7%;新材料企业12家,占总数的8.1%;化工技术、仪器仪表等企业32家,占总数的21.6%。电子一条街按“两不”、“四自”原则(即:不要国家人事编制、不要政府拨款,自筹资金、自愿结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运营,彻底实现了政企分开。他们采取了技、工、贸一体化的全新经营管理方式,使下海的科技人员彻底摆脱了禁锢在实验室中的种种观念的束缚,使他们的积极性和科技潜能充分进发出来。

  2.试验区的创建与发展

  1984年4月,中国科学院赵文彦等5名研究员提出了开发中关村智力资源、发展高新技术密集区的建议;5月科学院副秘书长宦乡将建议上报中央,胡启立批示赞同并责成宦乡进行论证。随后对在中关村地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考察、设计与论证。北京市政府、海淀区政府和区内有关科研机构对兴办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多次向中央反映这方面的要求。1987年(11月30 H至12月1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连续刊发了记者夏俊生关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4篇报道,引起了当时中共中央一位负责同志的高度重视。在他的指导下,芮杏文、温家宝召集国家科委、国家教委、中科院、中国科协及北京市政府、海淀区政府等单位,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牵头,组成联合调查组,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调查,对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考察和论证。同时,芮杏文、温家宝等还多次亲自到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企业了解情况,召集科技企业家座谈。1988年2月联合调查组完成了调查报告。报告中提出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为基础,只给政策不给投资的途径,创办中国第一家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设想。与此同时,国家科委、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提交了《关于在中关村地区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向国务院的请示报告》。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在海淀成立。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了有关条例和通知,划定以中关村为中心的100平方公里范围为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赋予了减税、新办企业三年内免征所得税、免缴奖金税等18项优惠政策。试验区的建立,使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由自发的科技创新活动、多元的管理干预体系和分散的发展目标取向及随机的企业规划布局,转入了有计划、有政策、有统一管理组织的新阶段。试验区成立后,立即开展了四项工作:第一,制定试验区发展规划、确定各期发展目标。1988年8月,试验区组织起草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八五发展规划及2000年远景发展目标》,提出:争取在不久的将来,使中关村地区成为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的新技术开发区,并且能在首都经济发展、城市管理及对国内外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发挥明显作用。基本方针是坚持改革,鼓励竞争,发挥中关村的智力密集优势,充分利用并发挥区内原有的条件和基础,吸引人才、成果和资金,使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把经济效益作为试验成败的根本,参与国际交换与竞争,带动本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带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带动服务设施社会化的发展,使试验区成为高新技术的辐射源和孵化器。1990年7月,试验区讨论通过了“八五”规划和2000年发展目标,并提出了试验区发展的基本措施:试验区企业发展要坚持“六自原则”(自由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采取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生产方式(研制、销售在内、中试和生产在外),追求“三高一适度”的发展模式(高技术、高速度、高效益、适度规模经营),以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科学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步伐。第二,扩大企业群体,调整经营结构。1988年9月,试验区认定第一批118家新技术企业,此后,认定工作迅速展开。到1991年5月已有140个科研院所、高校进入试验区创办新技术企业。其中仅中科院就在试验区成立了154家新技术企业,330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新技术企业工作。由科研院所、高校办的新技术企业已占总数的77%,成为试验区企业群体中的骨干。在认定工作中,试验区坚持把转变经营机制作为准则之一。不论申办单位自身是什么经济性质,试验区统一要求新技术企业打破“三铁”(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按“六自”原则进行组建和管理,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技工贸结合的经营机制运营。实践证明依靠这种机制,四通、京海、科海、时代、联想、方正、紫光等大批集体所有制企业、联营企业和国营企业的新技术公司(企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试验区在认定新技术企业中,还对贸易项目从严把关,控制其范围和比例,同时对生产项目予以政策倾斜和其它扶持,诱导企业经营结构发生有利于产业化的转变。到1990年底,试验区企业相关贸易收入比重从1988年的66%下降到28.2%,工业产值比重从1980年的7%上升到33%。第三,建立监督机制,规范企业行为。从1988年底开始,区委先后成立了区委试验区企业工作委员会、试验区团委、试验区纪检委。此外,针对“六自”原则的运行特点和出现的问题,试验区还从财务、核算、统计环节上加以规范,1991年4月,试验区还启动了新技术企业资格复核工作,按企业成立年限分期分批纳入复核范围。第四,争取支持和理解。1988~1991年是试验区的初创期,试验区的知名度远不如“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加之部分非试验区企业专门从事倒买倒卖、坑害客户的经营活动,败坏了中关村的声誉,影响了试验区形象。为改善海淀新技术企业在社会上的印象和形象,试验区一方面开展对“电子一条街”科技企业贸易状况的调查,澄清了部分误解;另一方面举办国际性展览,扩大知名度,1988年10月~1989年6月,试验区举办了10多次国际性展览。此外,1989年11月举行九国大使夫人晚会,邀请13国的记者参观试验区,增强外商投资信心;1990~1991年,试验区多次向宋健、万里等领导汇报试验区筹建发展情况。1991年万里、薄一波先后视察试验区,充分肯定了试验区的改革方向。

  经过1988~1991年两年多的发展,试验区的初创任务基本完成。1991年5月,根据形势要求,在市、区委的支持下,提出了“四个突破一个保证”的工作目标,即在产业规模形成上要有所突破,在领先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上要有所突破,在外向型经济上要有所突破,在科学管理上要有所突破,大力加强和完善新技术的保证体系。为达到这一目标,试验区进行了机构调整和人员扩充,增设外事、外经、信息中心等部门,强化管理调控功能;并开始建设“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开辟产业发展空间;启动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改善产业发展内外环境。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强调了发展高科技的重要性;同年5月江泽民、李鹏视察试验区并题了词。以此为契机,试验区进入了以产业化为标志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1993年试验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提前3年实现“八五”计划目标。同时,试验区根据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针对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程中面临国际国内竞争环境的变化,提出了“六化一结合”的产业发展目标,即“资产股份化、技术创新化、融资多元化、企业集团化、产业国际化、管理科学化、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结合”。这是在“四突破一保证”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改善产业质量,提高产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战略举措。以此为指导思想,1994年试验区制定了“九五”发展规划和2000年远景目标,到“九五”末,试验区技工贸总收入要达到700亿元,工业产值350亿元,出口创汇20亿美元。试验区新技术产业经济规模需占海淀区的60%以上,工业产值占北京市的20%左右。面对新世纪的到来,1997年海淀区委区政府提出了试验区的“产业升级”和“市场升级”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00年,试验区的技工贸总收入要达到2000亿元,工业产值1000亿元;要把试验区建成中国最富有高新技术内含,最富有知识经济特色,最富活力的高新技术、知识经济产业基地;把试验区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为中国在世界科技产业领域中,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一重要席位。为加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1998年试验区在海淀区的中心地带启动了“中关村西区”建设工程。

  试验区成立十年来,成绩斐然,世人瞩目。第一,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高效增长。截至1997年底,试验区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195.47亿元,工业总产值532.48亿元,上缴税费42.21亿元,出口创汇12.27亿美元,引进外资7.9亿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40%以上。其中,1997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40.87亿元,工业总产值170.18亿元,上缴税费10.86亿元,分别为1988年的24倍、35倍和21倍。1997年试验区的工业总产值占海淀区工业总产值的80%。试验区内现有企业总数4525家,年产值过亿元的36家,创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63家,上缴税费超千万元的15家,自有资金超千万元的262家,10余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9家企业股票成功上市,17家企业进入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百强,17项拳头产品单项产值超亿元。试验区以超越常规的发展速度成为首都经济重要的增长点。第二,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发挥了显著的技术辐射作用,至1997年,试验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超过7000个,累计获国际、国家、市部级科技成果奖1300多项,共有专利300余项,区内的新技术企业已与60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乡镇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向北京市和全国各地转让技术2500多项,形成了一个以中关村地区为辐射中心的新技术产业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力量。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1995年底试验区在全国各地建立分公司、子公司、联营公司近400家,并与600余家区外企业实现了各种形式的“联姻”,仅1995年就有175项成果转让758次,转让的直接收入1.16亿元。到目前为止,已有170余家传统企业在北京试验区内建立了具有运行新型机制的开发机构和新技术企业,19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整体组合调整后进入了试验区并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此外,随着试验区内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其运行机制、企业文化、市场观念等诸方面也在影响和改变着传统企业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海淀区商业、房地产业、饮食服务业的发展,使海淀区无形资产大幅增值、海淀区的知名度大幅提高。第三,在改革上进行大胆尝试,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试验区从一建立起就改变过去那种一切由国家包办、企业完全受政府控制的经济管理形式,把对企业的直接计划管理改为引导和服务为主,造就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基本能力。并针对试验区的基本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技工贸一体化”的产业组织模式,倡导和推动了“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运行机制,并坚持不懈地推进以股份制为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第四,形成了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和多元化的企业发展格局,在试验区的4525家企业中,既有上规模的大企业(如联想、方正、四通、紫光等集团)、又有数量庞大的中小型企业;既有高度专业化的企业,又有以技术集成、系统集成为特色的企业;既有生产计算机主机的企业,又有许多以辅助设备研制开发为主的企业和计算机软件开发企业;还有一批软件专卖连锁店、专业化仓库、科技百货店。这些形形色色、多样化的企业群体构成了试验区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格局。试验区逐渐形成了电子信息、光电机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及环境科学、医药及生命科学四大支柱产业。多元企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全面发展。特别是三资企业数量连年翻番,共引进境外资金5亿美元。第五,加快了融人世界经济的步伐。到1997年底,试验区有外商投资企业920家,投资者来自亚、美、欧31个国家和地区,许多世界著名大公司如惠普、微软、日立、IBM、宏基等进驻试验区。与此同时,试验区内资企业也走出国门,出口产品到世界五大洲27个国家和地区。试验区技术出口创汇额连续6年达到北京市比重的50%以上。近年来,试验区企业更掀起了与国际知名厂商携手同行的合作浪潮。企业紧紧跟踪外国先进核心技术,吸纳并自主开发外围技术形成上下游产品的国际化组合。如四通集团率先提出“与巨人同行”,联想集团进入亚太电脑市场五强;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开始与国外产品争雄。目前,试验区已有30家企业获得ISO9000系列认证,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试验区不仅获得了海外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丰厚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懂国际贯例的经营管理人才,打开了一条通向国际市场的通道,同时把拥有中国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同海外资金结合起来,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使试验区的产业技术基础和规模不断提高。第六,培养了一批有创业精神、懂科技、懂外语、会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形成了一支素质高、有实力的高科技产品开发队伍。仅1997年试验区就组织培训102958人次,组团外出考察7633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1721人次。目前,试验区职工总人数达10余万(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32.9%,各级管理人员占19.1%,市场营销人员占18.1%),成为地区重要的吸收高素质人才的就业领域。

  

  区属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并朝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方向推进。

  海淀区是全国闻名的文化教育区,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惨重破坏。

  改革开放20年来,海淀区不断摸索新的方法,加强结构调整,深化教育体制改革。1982年对中学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山后农村13所中学,6所改为初中,7所继续办高中。成人教育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办起了走读大学、劳动培训中心大学部、农业财贸中专、农业广播党校和职工学校,1985年,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制定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按照“坚持改革、全面规划,分类指导,整体优化,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指导思想,有计划地加大改革力度,根据全国和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七五”期间海淀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和措施。提出了1987年在全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村地区适当推迟)、1989年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中等教育结构有较大调整。职业高中由1983年的6所300人,发展到1986年的23所36个专业,在校生达6000多人,使海淀区的中等教育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动员社会力量办学,到1986年社会办学已达27所,1996年达36所(中学)。

  1988~1994年,区属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海淀区通过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全面推广了四季青乡与教育局乡局共管的经验,各乡建立健全了教育管理机构,完成了农村小学交乡政府领导和管理的移交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对全区中小学全部实行了以校长负责制、工资总额包干制、人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了办学的自主权,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推动了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贯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方针,总结推广了羊坊店中心小学德育教育的经验;制定实施了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了教代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建立起协调、统一的领导机制;根据义务教育法,成立了区督学室,代表区政府行使对教育工作的督导,同时还制定了《巩固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水平的标准》,加强教育执法;突破政府办学的单一模式,实行办学多元化,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产教结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走社会化办学之路。如,1993年与企业联办曙光职工教育中心和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吸引资金近亿元;对托幼园所进行分级分类组合验收,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入托率;成人教育加强了在职干部和职工、农民的岗位培训工作。

  1994年8月19日,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建立了海淀教育改革试验区。这是全国第一个地级教改试验区。同年11月,区委召开七届四次全委(扩大)会,通过北京市海淀区教育改革试验区规划。随后在区内进行了全方位、整体性、综合性的教育改革。主要包括:(1)改革区级教育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统筹职能。根据市委、市政府批复精神,撤销了两办(文教办、托幼办)两局(教育局、成教局),成立了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和海淀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加强了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了政府的统筹职能,初步形成大教育格局,初步实现了教育、教学、督导、管理的一体化。(2)改革办学体制,发展多种形式办学。在过去已有办学形式的基础上,按照学校办学的运行机制,形成并确认了政企联办、企业承办、校长承办、政校联办、校际联办、校地共建及私立学校等8种办学形式。建立驻区大学与区属院校、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区属学校与他办学校的横向联合,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之间的纵向联合并逐步形成网络。这样便扩大了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了办学效益,拓宽了经济渠道,缓解了政府投入不足的矛盾,缓解了社会各界对教育需求的矛盾。(3)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区教委抓住建立教改试验区的机遇,在全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学校布局调整,减少了54个单位建制,对全区1/3以上的教育资源进行了重新组合、优化配置。(4)启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工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区教委把实现这个转变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正式写入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的文件中。在此基础上,区教工委、区教委制定了《海淀教育改革试验区全面素质教育实施提纲》,1995年4月,教改试验区正式启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工程》,确定38所试点学校并进行了挂牌。德育工作得到加强,到1996年,全区已建立德育基地400余处。(5)改革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教改试验区建立以后,为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区教委制定了《海淀区职业教育发展工程》、《海淀区职业学校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方案》,以教育现代化为龙头,从转变观念入手,探索职教发展的新路子。职业高中在学校管理、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各校注重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坚持在专业设置上与人才需求同步;在课程设置上与科技发展同步;在教育设备上与硬件换代同步,推动了职教的现代化进程。改革教育结构,实行职教布局调整,减少职普并存校,扩大纯职高中,使原有的21所职高变为15所,纯职高中达8所,每年学校在校生在千人以上,为实现职高的规模办学,进一步提高职教办学质量奠定了基础。成人教育以落实《北京市转岗培训工程》、《北京市高层次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北京市乡镇企业职工培训工程》为重点,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已形成三级网络,涌现出农业科技、四季青成人学校和东升乡八家村村校第一批成人教育示范校。全区乡镇企业厂长100%接受了培训,80%以上取得培训结业证书。社会力量办学迅速发展,全区社会力量举办的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已有430余家。区教委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力度,并逐步完善办学评估体系,社会力量办学水平不断提高。1996年成立了海淀区社区教育委员会。(6)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改试验区成立后,把干部、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列为海淀区教育发展十大工程之一,并对未来五年干部、教师队伍的规模、结构和素质的提高,作了全面的规划,制定了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三年来,教改试验区发挥海淀区智力密集优势,委托高等院校开展小学教师的大专自学考试培训,开办中学干部教师研究生课程班,举办中小学高级校长研修班,提高干部教师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启动“611工程”,成立“海淀区中青年教师协会”,努力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利用海淀人才优势,聘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优秀人才到各级各类学校任教,初步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不断的改革,使海淀的教育生机勃勃、成绩喜人。自1980年以来,小学升初中的入学率在99%以上,初中升高中在84%以上,通过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和多种形式办学,1996年、1997年中小学入学率达到100%。每年高中考入大学的人数占北京市高中升大学总人数的1/4以上。在国内外中小学生各项比赛中,海淀区成绩十分优秀,在全市各区县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如1986年有400多人次获奖;1988年在国际奥林匹克数理化和信息知识竞赛中有12人次获奖(全市共16人次),获奖者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91年在国内外各学科竞赛中有219人次获奖,占全市获奖总人次的50%,在国际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中获4块金牌、1块银牌,占全市获奖牌总数80%。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达标92%以上,体育、美育教育在全市居于领先地位,到1991年为止,在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海淀区连续11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1992年代表中国夺得世界中学生男排冠军。

  幼儿教育不断争先。1988年被评为全国儿童少年工作先进单位,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1990年作为全国儿童少年工作先进单位的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91年海淀区再次被评为全国儿童少年工作先进区,并参加中共中央举行的儿童少年工作会议,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96年,海淀区荣获全国幼教先进区称号。

  1989年海淀区先后接受市政府和国家教委对区普教工作的全面检查验收,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工作先进区,并提前一年实现教育工作“七五”规划中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1990年在农村地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杜绝了小学生流失现象。1991年在全国、全市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大检查中,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海淀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同年海淀区再次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先进区。

  海淀区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也走在全市和全国前列,职高不仅已形成现代化、资源配置优化、结构布局合理的规模办学,而且与社会需要、科学发展同步,年分配录取率达99%以上;1995年外语电子职高被评定为省级重点职高,信息管理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高;1990年海淀区自考办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1996年,海淀区顺利通过全国首次“两基”先进区(县)的评选。

 

版权所有(C) 北京市海淀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京ICP备05083640号

地址: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1号

电话:综合办公室01088487032、党史研究室01088487038、区志编研室01088487046   邮编:100195

邮箱:hdshizhiban@163.com